English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English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国际航协:北亚大型航企应尽快提升国际影响力

2019-06-17

图: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驻中国首席代表、北亚地区副总裁马涛 图片来源:《华夏时报》

一直以来,有观点认为中国民航保持着全球顶尖的安全运营记录与行业监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航空公司的效益有关。

“我不完全同意这种说法,”三月初刚开始担任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下称IATA)驻中国首席代表、北亚地区副总裁的马涛,在六月初于韩国首尔举行的IATA AGM期间接受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采访时,对这个“流传已久”的观点表示出异议。

在马涛看来,“中国民航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能够保证安全运营,并且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已经是非常难得的成就。”

已经在航空运输业从业超过三十年的马涛职业生涯从中国民航总局(现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称民航局)开始,曾经在多个职能部门工作,后代表中国前往国际民航组织任职,先后担任过技术合作委员会主席、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第一副主席和理事会治理与效率工作组主席等多个职务。

“当然,中国民航在提升效率方面还有非常大的空间,”马涛表示,“对于中国航空业而言,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航空公司快速增长与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管理不匹配之间的矛盾,”但“科技的发展可以弥补很多这方面的不足,比如现代化的模拟机应用于飞行员培训、先进的检测工具用于飞机维修和维护等。”

马涛表示:“中国民航目前能够保持最好的安全管理水平,并且是在这样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实现这样的成就,一方面在行业管理经验上有非常多的可取之处可以向全世界分享,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中国民航乐于积极应用行业新技术。”

实际上,从国内航空公司近年来一直积极保持与飞机制造商、供应商以及行业组织等合作,在机载设备、先进导航、环保以及机场运营管理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的技术验证与应用、测试就可以看出来,对于能够提升安全、改善效率以及包括减排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的新技术和方案都保持着很高的积极性。

“对民航业而言,新技术要想成为行业标准,就必须要先投入使用,民航业的标准的制定都是来自运行和实践,包括安全领域很多血的教训得来的经验,中国民航局一直积极推进新技术应用,可以在行业标准的制定方面提出更多好的建议,从而对帮助制定全球标准作出更大的帮助,”马涛表示,“中国民航在接收新事物上一向比较快,比如电子登机,目前国内应用已经达到60%。”

IATA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航空客运市场重心正在加速东移,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成为客运需求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018年,中国市场的客公里收入比2017年增长了12.1%,仅低于印度市场的18.9%。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并将于2025年左右成为全球最大航空客运市场。

马涛认为,新技术应用一方面为了简化手续,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航空公司节约更多成本,“以大兴机场为例,自助值机柜台数量提升,为航空公司节约大量人力成本和空间。”

IATA在通过一场BSP(开账与结算计划Billing and Settlement Plan)电子客票革命成功将全球航空业运营带入一个全新阶段之后,正在计划通过一系列基于新技术而实现将航空旅客出行体验进行一次“进化”。

这个计划包括以单一生物识别标识为基础的One ID、RFID技术广泛应用实现对行李的全程追踪、以及国际机场协会共同推动的“新旅行体验与技术”(New Experience in Travel and Technologies,缩写为NEXTT)项目。

根据IATA的数据,到2036年全球旅客总量将达到如今的约两倍,航空业现有的运行条件下给旅客出行体验带来的提升已经非常有限,因此全球100座最大的机场几乎全部都需要在未来10年内开展一次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而这一系列变化都需要包括政府监管机构、行业组织以及航空公司形成合力,特别是对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而言,推动新技术标准的应用不仅能够显著改善运营效率,更意味着在行业内话语权的提升。

马涛表示,IATA北亚地区航空运输的中转量已经超过了欧洲,这个地区是以来自大中华地区的航空公司为主构成的,37个航空公司会员。其中,25个会员来自中国大陆,10个会员来自港澳台地区,“北亚区有很多大型的航空公司要逐渐提升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全球性的项目和讨论,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返回

Copyright © 2023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4248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648号 技术支持:富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