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5
自15日零时起,首都机场将实施24小时过境免办边检手续。这是我国“第一国门”全面推动国际枢纽化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就这方面的问题,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博利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独家专访。
全球天空下的中国首都机场
记者:怎么看待首都机场告别高增长模式?
史博利:作为“第一国门”,首都机场的业务增长速度已经进入换挡期。“十二五”以来,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增长速度逐年放缓,从2011年的6%降至2014年的2%,货邮吞吐量增速降至1%以内。相比“十一五”期间10%的平均增速,首都机场已经由原来的高速增长模式转型为中低速增长模式。根据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新趋势,实现首都机场业务结构调整,寻找和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将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记者:怎么应对这一变化?
史博利:就全国民航来说,2014年前11个月,国际市场快于国内市场3.5%,中西部快于东部3.7%,支线快于干线27.9%。全国民航结构调整出现了积极变化,首都机场必须利用这一变化。按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首都机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民航先行要求,积极拓展国际业务。2014年新增3个国际航点,加密14条国际航线,国际旅客达到2073万人次,同比增长4.6%,国际相关中转旅客同比增长10.9%。72小时过境免签旅客人数超过2万人,同比增长45%。
国际枢纽,归根到底还要看服务
记者:治理航班晚点有什么成效?
史博利:2014年,首都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8613万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185万吨,保障飞机起降58.2万架次,未发生机场责任原因事故、事故征候和不安全事件。特别是航班放行正常率达81.2%,同比提升5.22个百分点。三季度,首都机场ACI旅客满意度达到4.93,位居全球第三。其中81.8%的分项指标进入全球前10名。
记者:为什么反复强调服务仍是短板?
史博利:虽然已经排名世界第三,但仍有近20%的分项指标排在十名之后。突破服务短板、提升旅客服务体验将成为我们必须打赢的攻坚战。随着空管与机场协同运行以及运管委非常态运行机制的建立,首都机场航班正常性有所改善。但由于空域资源和地面保障能力的限制,如何提升空地协同能力,提高资源匹配效率将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2015年,我们要努力完成旅客吞吐量87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88.6万吨,保障飞机起降59万架次,确保航班放行正常率保持在80%以上,早出港放行正常率保持在85%以上。我们要开展旅客机上长时间等待专项治理工作,尽量减少旅客机上等待2小时以上航班。
国际差距才是起飞的助推力
记者:在东北亚航空枢纽竞争中,我们有什么差距?
史博利:“十二五”以来,首都机场旅客中转比例仅维持在7%的较低水平,国际旅客占比不足25%,货运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不足1%。而周边枢纽机场竞争日益加剧,日韩机场分流北美客源比例达到37%。与此同时,高铁持续冲击中短途航线,部分航线分流旅客超过了30%,这也形成了改革的倒逼机制。
记者:如何提高首都机场的国际吸引力?
史博利:关注国际航线开发、吸引国际旅客,将成为首都机场新的增长点。今后,我们的新增资源全部用于国际,调整国内国际航线构成结构和客运货运业务结构,积极推动国际枢纽化战略;新增加密国际航班航线,提升国际旅客比例。
通过积极推动开展时刻结构优化工作,我们将争取公务机时刻转为正班使用,研究时刻容量提升的可行性,重点拓展蒙特利尔、奥克兰等国际航点,国际旅客比例力争超过25%。深入开展中转专项优化工作,推动扩大现有通程航班范围,T2国际转国内通程航班取得突破,提高T1、T2楼间中转效率。落地实施24小时过境免办政策,创新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营销和产品设计,开展枢纽形象宣传,提高首都机场中转竞争力和吸引力。(作者:钱春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