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0
从五年规划谈规划“五性”
——对民航规划工作的回顾和体会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和 “十三五”谋局之年。根据国家对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部署,民航已经启动了这项工作。我应邀参加有关规划专题的评估,想起要写一篇文章,回顾民航五年规划的情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国家和民航发展规划的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家从第四年开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批准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从1956年党的八大到1958年,编成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在经受“大跃进”挫折和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1963-1965年中断了三年。在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以后,1965年编制了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当时处于“文革”之中,从公开出版的资料来看,此后未见“第四个五年计划”。在1975年1月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将要顺利完成“第四个五年计划”。“文革”结束以后,1978年3月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批准了《1976-1985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其中包括了“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以后均按常规编制:1986年4月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1991年4月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1991-1995)。1996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1996-2000)和2010年远景目标》。2001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2005)。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
以上总体来看,国家对中长期规划的编制逐步成熟。从规划内容来说,最早叫“国民经济五年计划”,自“六五”开始增加了“社会发展”。从规划周期来说,“九五”以前,在编制五年计划的同时,有时编制了十年规划,或提出远景目标;从“十五”以来,集中编制五年规划。从规划名称来说,过去五年叫“计划”,十年以上才叫“规划”,从“十一五”开始均改称“五年规划”。从制定主体和程序来说,“一五”是由中共中央向国务院致信,国务院编制后向全国人大报告,全国人大审议批准。以后几期规划的做法不尽一致和完善。从“七五”开始,都先是中共中央就制定规划提出建议(经中央全会或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由国务院编制规划草案,提请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根据所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通过相关决议予以批准,然后公开发布。我国的规划体制已经稳定,制定程序十分完备。
民航的发展规划属于行业规划,其编制工作按国家统一要求进行,规划的名称、周期随国家的总体做法。所不同的是,民航在归军队领导期间,撤销了计划部门,规划工作大为削弱。1980年民航管理体制改革、按经济的办法管理后,规划工作得到恢复和加强。特别是政企分开和企业脱钩以后,注重按市场经济和行业管理的要求编制规划。关于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程序,国家没有统一规定。一般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编制,经行业工作会议及规划会议讨论,所形成的规划文本,报国家规划主管部门备案后实施。民航的五年规划,一直是由民航局以机关公文印发,没有向社会发布。
二、民航编制和实施规划的情况
对1991年至2015年民航五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回顾如下:
(一)“八五”计划
1991年9月,民航局印发了《民航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1993年9月又发布了“八五计划”的修订本。
《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提出,1991-2000年,航空运输以高于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率一倍左右的速度来发展,增强通用航空作业能力。从“八五”期间来看,原定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12%,1993年调整为24%左右,实际增长率为23.4%。原定增长速度偏低,主要鉴于当时民航基础十分薄弱,建设资金严重短缺,从保证安全出发,应该留有余地。但对社会需求估计不足,尤其1992年后出现井喷式增长没有思想准备,显得比较被动。
同以往的规划文件一样,《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强调要坚持安全第一。所提出的“八五”安全目标是,运输飞行事故发生率比“七五”期间降低10%,通用航空飞行事故率降低5%。这些目标都未能达到,尤其1993年飞行事故和劫机事件频发。增长速度过快,发展能力不足,导致安全形势恶化。中央针对这一情况采取措施。1995年,民航总局党委制定了《推进民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良性循环规划纲要》,对“八五”、“九五”交替时段的工作做了部署,其核心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谋求发展。这个《纲要》实施情况很好。
《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指出了基础设施落后、人才队伍不适应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强调改善内部各系统协调状况。但由于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主要依靠中央投资,而国家财力十分有限,在规划中特别强调集中力量保重点。原定国家计委安排民航投资52亿元,而且绝大部分是贷款,不用偿还的财政资金只有几千万元。
“八五”期间,国家为民航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开辟了基础建设的资金来源。鉴于空防安全接连发生问题,国务院批准民航收取“机场管理建设费”(国内旅客15元/人、境外旅客50元/人),用于航空安保方面的建设。1992年在了解其他国家的做法后,民航局建议国务院设立了“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与此同时,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重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八五”实际完成基础建设投资320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90亿元、地方投资130亿元。新建、迁建机场19个,改扩建机场15个。“八五”原定净增运输飞机176架,实际增加210架。增加飞机所需资金近600亿元,基本靠融资租赁和银行贷款。
1980年民航体制改革后,“六五”、“七五”期间,民航局领导班子非常重视教育培训,但也被资金短缺所困扰。《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提出,要把教育培训作为突出的重点,提前建设。国家开辟了机场、空管建设的资金渠道,民航腾出自身财力,大幅度增加了对教育培训的投资,5年共投入20亿元,是“七五”期间的5倍。扩建了民航飞行学院,新建了洛阳分院,增加教练机48架,新建和扩建的北京、上海、珠海、广汉等模拟机训练中心。虽然扩大了招生规模,但由于培养周期所限,并不能形成当期输送飞行员的能力。5年需要增加运输飞机飞行员1500人,实际增加1000人,其中一部分属于通用航空转为运输飞行。
(二)“九五”计划
1996年7月,民航局印发了《民航发展长远规划和“九五”计划纲要》。同时编制了机场建设、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建设、教育培训和油料供应等4个专项规划。
这个《纲要》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按照新的要求,《纲要》增加了一个部分:“民航市场分析”。关于市场需求讲了5点,一是航空运输市场广阔;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民航市场;三是航空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四是大陆至港澳台地区的航空运输将有更大发展;五是亚太地区经济和空运发展看好。关于民航行业特点、发展能力和制约因素讲了4点,一是民航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二是民航发展受到国家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三是民航具有一定的发展能力和有利条件;四是民航在发展中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跟不上、人员素质跟不上、管理水平跟不上。
《纲要》确定的“九五”期间民航发展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大力提高安全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切实加强机场建设、加强空管系统建设、加强教育培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三项指标比1995年翻一番,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九五”计划编制和实施中比较成功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更加突出了安全,为扭转航空安全的严峻形势采取措施。这期间创造了较长的安全周期,飞行事故和空防事件大为减少。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步伐,新建和改扩建机场48个,上海浦东机场、北京首都机场新航站区(T2航站楼)和一些省会机场建成。历时12年的航路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增加了一大批先进设备。与此同时,空中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29条航路交由民航实施管制。
“九五”计划实施出现了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下降。国家确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为8%左右,民航确定航空运输增长14.4%,应该说并不算高,但实际增长11.2%。其中旅客运输量年均增长5.6%,低于预期增长8.7个百分点。我国民航处于成长期,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不合常规的。“九五”计划预计净增运输飞机240架,实际增加111架,比“八五”还少109架。但由于客运增长过低,仍然出现运力虚耗,后3年连续亏损。二是教育培训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原定飞行人员培训达到每年600人,实际只招300人左右。在发展速度放慢、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航空公司减少招生。
(三)“十五”计划
民航总局于2001年6月发布了《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十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纲要》。
《民航“十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内容,比“九五”计划有较大扩展。除《纲要》主件外,还有10个附件,即1个运输机场布局规划,支线航空发展、西部航空发展2个基本思路,通用航空发展、信息化建设、教育培训、科技发展、运输机队配置、运输机场建设、空管系统建设等7个专项计划。
《纲要》确定的“十五”期间民航发展的基本任务是确保航空安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加强枢纽工程建设、加强空管设施建设、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支线航空发展、加快航空货运发展、加快通用航空发展、加快西部航空发展,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竞争能力,通过改革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机制的新型的民用航空管理体制。
“十五”期间预期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10%,实际增长16.4%。航空运输市场总体较旺,但出现较大起伏。2001年美国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对我国民航国际航线带来一定影响。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对民航运输造成巨大冲击。国家及时采取扶持政策,民航实施振兴计划,运输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十五”期间在促进支线、货运、通用航空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十五”期间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一是进一步实现政企分开,把民航直属企业重组为三大航空集团和三大保障集团,与民航总局脱钩,交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二是改革机场管理体制,把除北京首都机场和西藏机场以外的运输机场,移交地方管理。三是改革运价体制,由政府指令性价格过渡到指导性价格,发挥市场作用,建立企业自主浮动的多级票价体系。
“十五”期间在机场方面突出枢纽和支线机场建设,确定重点建设北京、上海浦东和广州新白云3个大型枢纽机场,培育6个区域性中型枢纽,新建一批支线机场。五年实际新迁建机场30个、改扩建43个。2005年运输航班机场达到142个,比2000年增加21个。继续加强空管系统建设,除增加航路、机场空管和导航设备外,集中建设北京、上海、广州和三亚区域管制中心。
“十五”计划明确实施科教兴业战略,仍把教育培训作为重点。但是,在规划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模时,确定每年增加飞行人员500人,院校培养能力也是每年500人,比“九五”计划数量还少。规划对运输量的增长预测偏低,预定5年增加运输飞机280架,实际增加336架。增加运输飞行人员4920人,超出计划数量。航空公司扩大了送外培训规模,开辟了引进外籍飞行员的新渠道,但仍未改变飞行技术力量短缺,人机不相匹配的状况。
(四)“十一五”规划
2006年9月,民航总局印发《中国民用航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以确保航空安全为前提,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教兴业和人才强业为支撑,促进民航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实施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实现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打下坚实基础。规划确定的基本目标是:运输能力持续提高,运输质量较大改善,综合实力全面增强,体制和法制趋于完善,行业文化基本形成。
“十一五”规划编制和执行情况较好。规划预期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14%左右,实际增长15.5%。安全形势保持平稳,实现了航空安全水平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目标。5年增加运输飞机734架、通用航空飞机371架。新增运输机场33个。空管系统和教育培训系统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规划提出民航飞行学院飞行人员培养能力达到每年1200人,并开辟多种途径。5年共增加运输飞行人员8300多人。
“十一五”规划之所以达到以上效果,主要是遵循了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全行业结合实际贯彻落实。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比较稳定,民航的外部环境较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市场为基础制定规划。在编制规划中深入调研,对民航发展规律的认识得到深化,对规划的重大问题把握得较好,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五)“十二五”规划
民航局于2011年4月发布了《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0年2月,即在《民航“十二五”规划》编成之前,民航局发布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2012年7月,民航局建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三个关系民航发展全局的重要文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文件内容互相承继和衔接。
《民航“十二五”规划》在内容上有三个明显变化,一是更加突出航空安全,把安全放在其它各项内容之前,体现了安全发展的精神。二是对民航局直接管理的事务,特别是行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描述得比较具体,对航空业务发展的表述比较原则。这样做更好地体现了转变政府职能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三是更加突出节能环保,推进建设绿色民航。
《民航“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持续安全为前提,以增强基础保障能力为着力点,以提升发展质量为主攻方向,促进民航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建设民航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基本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到2015年,航空运输持续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全面增强,服务能力基本满足需求,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成效,竞争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对国家经济社会的贡献明显增大。
《民航“十二五”规划》预期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13%,通用航空生产作业年均增长16%;运输机场达到230个,增加55个;运输机队规模达到2750架,净增1100架以上,运力年均增长率为11%;增加通用航空飞机1000架以上。飞行员数量达到4万人,净增1.6万人,飞行学院每年培养能力1600人。航油供应达到2850万吨,年均增长12%。
2013年8月,民航局印发了《“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认为总体实施情况较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航空货运发展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确定把货邮运输量年均增长率下调为3.5%,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率相应调整为9.1%。强调更加重视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低成本航空和货运航空发展。
《评估报告》对面临的问题作了分析,特别指出空域资源瓶颈制约愈加凸显,导致航空需求无法满足,航班正常率与规划目标相差较大,并对航空安全增加了新的压力。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慢,主要耽误在项目审批上。为此,民航局在加强自身工作的同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改革审批制度、下放管理权限的建议,并得到了支持。
三、对编制和实施规划的体会
我先后十几年年从事规划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制定和实施中长期规划,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重大问题。梳理自己的体会,可以归纳为规划 “五性”。
(一)规划的市场性
邓小平同志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而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计划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相对市场而言,是国家的一种经济体制。狭义的计划是指年度计划、五年计划(规划)等,是一种宏观调控手段。现在,我们已经摒弃了计划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编制和实施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编制规划,一定要依据市场和依托市场,处理好适应市场和引导市场的关系。依据市场就要深入进行市场分析,坚持以市场为基础,搞清楚市场需求有多大,市场的结构是怎样,市场的特征有哪些。依托市场就要相信市场的力量,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要把市场放开搞活,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坚持竞争而不是垄断,开放而不是封闭,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都要交给市场。规划工作属于宏观调控的范畴,但宏观调控也要依靠市场机制,尽可能采用市场手段。要尽最大能力适应市场,积极满足市场需求和跟随市场变化。
民航的五年规划制定和实施,在早期主观意志是比较强的。就拿增长速度来说,“八五”原定增长速度14%,后来大幅度调整,实际增长为23.2%。当然,增长预测过低,有保证安全的考虑,但毕竟背离市场太多。而“九五”规划原提旅客运输量增长14.3%,实际增长5.6%,则是对市场干预过度所致。在发生东南亚金融危机、国内治理整顿,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实行运价并轨,提高国内运价抑制了需求,允许打折出现市场混乱,反过来又完全采用行政手段一律禁止折扣。这些措施从当时看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回过头来看,从本质上是违背市场规律的。
在后几个五年规划,特别是“十一五”以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就更加贴近市场,更加强调规划的宏观性,把发展指标作为预测性指标,预测更加接近市场,对这些指标也不再看得很重。主观与客观、预测和实际,总是有距离的,只要比较靠谱,做到八九不离十,就是好规划。
(二)规划的战略性
规划工作就是战略性工作,做规划首先是要谋战略。要以对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问题的把握,确立发展战略。
要以全局性体现战略性。“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做规划一定要总揽全局。要把握民航发展的大局,从全局而不是局部、从总体而不是个体来考虑问题。还要把民航发展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把握,研究如何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民航是国际性很强的行业,还要顺应国际航空发展大势,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发展壮大自己。
要以长远性体现战略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通常把五年规划作为中期规划,十年以上就是长期规划。要集中谋划好规划周期以内的事情,但这还不够。我们常讲规划要有前瞻性,还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更长远的发展创造条件和打好基础。我有这样的体会,做规划就好比植树造林,一定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当前不顾长远。
要以关键性体现战略性。邓小平同志告诉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把握决定性和关键性环节。做规划要紧紧抓住这些,比如民航保证安全最为重要,坚持安全发展,就是民航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民航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就决定了要实施科教兴业战略。过去民航以公商务旅客为主,随着人民消费水平提高,旅游出行成为新的增长点,就要实施大众化战略。转变航空货运发展方式,发展航空物流成为一个战略问题。
为了突出规划战略性,首先要在对民航发展形势和市场环境做出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明确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基本原则。规划文本一般都把这些内容摆在前面,这是纲领性的东西,具有总揽全局的作用。规划通常包括总体战略和和战略布局等内容。建设民航强国,就是现阶段全行业的总体战略,持续安全、大众化、国际化等,就是重大战略布局。
(三)规划的系统性
规划工作是一项统筹性的工作,要注重学习和应用系统理论和方法。系统论指出,在每一个大系统,必然包含若干子系统,它们是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要以结构的合理与优化,追求整体功能的最佳。经济学上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组成木桶的那块短板。在经济发展中,一定要追求生产要素的综合平衡,着重解决制约因素。规划工作一贯强调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
民航是专业性很强的产业,航空运输必须形成规模和网络。从纵向来说,客货运输都是由各个环节组成的服务链条;从横向来说,又是由不同专业构成的运行体系。这就决定了民航的系统性很强,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度很高。民航的协调发展和协同运行,必须以资源配置和各项建设为基础。民航各个子系统的属性不同,管理体制和隶属关系不同,适用的政策不同,就更加需要统一规划、综合协调。
从民航五年规划来看,很早就注意了系统性。在做“八五”规划时,主管局领导把这个问题提得更加鲜明,一再强调要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做规划,用矩阵方法来管理。规划中对民航各个子系统做了科学划分和深入分析,针对所存在的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特别强调加强短缺资源和薄弱环节。比如,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系统要协调发展。当时由于资金所限,强调宁可少建新机场,也要完善已有机场的必备功能。
回顾以往,我们一直强调进行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民航过去的规模很小,改革开放产生了巨大需求,迫切需要提高运输能力。增加飞机比较好办,自己不能生产可以引进,没钱购买可以租赁。但基础建设和人员培训受到制约,不协调、不配套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翻开各期五年规划,在这方面都用了很多笔墨。经过长期努力,在某些系统有了改善,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规划工作就是不断寻找和解决短板。
(四)规划的针对性
我们讲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就是一定要切合实际,找出和抓住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明确发展和建设的重点,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只有这样,所做出的规划才是很有力度的规划,也才是能够取得实效的规划。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民航的发展历程,所面临的基本矛盾一直是行业发展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个基本矛盾又表现为保证安全问题、体制机制问题、基础建设问题、人才队伍问题、管理水平问题等。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最鲜明的主题是改革开放。为适应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民航进行了两轮重大改革,其核心目标是增强发展活力。从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期,所围绕的主题是强基固本。通过改革把各方面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发展速度很快,但安全发生问题。必须调控发展速度,强化基础保障能力,其核心目标是提升安全。自2003年开始,所围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结合民航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其核心目标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现在要集中研究新常态下的民航发展。
揭示和破解民航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不仅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而且要锲而不舍地一抓到底。这可以从增加飞行人员培训能力得到启示。从“六五”开始,就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但中间一段也有放松。 “十一五”、“十二五”扭转了这种态势,民航飞行学院的培训能力分别增加到1200人和1600人,并积极开辟其它培训途径,效果逐步显现。
就民航发展的保障能力和外部环境来看,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基础设施落后的矛盾可以说已有明显缓解,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也有较大改善,代之而起的是空域问题。空域资源不足确已成为制约民航发展的最大瓶颈,而且严重影响航班正常,甚至危及航空安全。空域问题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体制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对民航只讲了这个问题:“改革空域管理体制”。这是关乎民航发展全局的又一轮重大改革,目前正在破题。
(五)规划的操作性
规划的价值在于实施。在五年“规划”还叫“计划”的时候,有这样一个顺口溜:“计划计划,纸上写写,墙上挂挂,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是在调侃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效力问题。现在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不同。
规划的操作性是以其可行性为基础的,改革开放以来,民航有两个阶段的发展,与所制定的规划偏离较多,明显高于或低于所预测的发展目标。深入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几次做规划偏重于发展和建设,对改革开放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统筹不够。实践告诉我们,编制和实施民航发展规划,一定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安全的关系。特别要科学预测国家深化改革对民航所产生的市场需求,通过改革激发行业发展活力,在发展中要兼顾安全承受能力,以强化安全来保证持续健康发展。
规划蓝图要变为现实美景,必须要有政策支撑。在编制规划中研究好政策,实施规划中运用好政策。这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民航总体上属于基础产业,机场和空管系统更属公共基础设施,主要由政府负责。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缺少适当的投资政策,规划实施十分困难。后来出台了专项政策,不仅增加了资金来源,还大幅度带动了地方投资,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另一方面,我国航空公司的税负很重,尤其是进口飞机征收高额关税。应该进行综合考量,支持企业提高竞争能力。
编制和实施规划,如何应对市场变化,也是一个重大课题。民航属于风险密集行业,航空运输发展的波动性很大,一定要提高抗风险能力。“九五”、“十五”期间,先后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美国的“9.11”恐怖袭击、我国的“非典”疫情,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编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高度重视风险分析和防控。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之深和持续时间之长,都属前所未有。我国民航发展相对平稳,规划实施情况较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正确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深刻认识和把握行业发展规律,深入分析现阶段发展特征和主要矛盾,就一定能够更好地编制和实施新的规划,引领民航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推进民航强国建设。(作者:李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