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成都市双流县正式“撤县设区”。作为西部县域经济排名第一的双流,在纳入成都直管后,将有利于推动成都的“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做大成都市经济体量
双流县是四川省传统经济强县,曾经连续18年排名四川省10强县榜首,2014年全国百强县排名第十五。
而双流撤县设区后,成都市二圈层中的新都、温江、双流、龙泉驿、青白江、郫县6个区县中,仅郫县尚保持县一级行政体制。
四川省社科院政治所副所长吴翔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目前四川省范围内,除成都和民族地区外,所有的县都实行省直管的模式。
“省直管县的目的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而撤县设区刚好相反,核心目的是增加城市的聚集效应,做大地级市经济。”吴翔表示,“双流设区后,资金使用权、项目审批权,土地规划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统筹安排等都将进一步提高,必然会加快其经济增速,其城市形态会发生变化,产业和人口的集聚能力都会相应增强。”
目前,双流城市建成区面积105k㎡,常住人口近80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81.7%。从城市发展的空间规模和人口容量看,已经是一个“大城市”的概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同时注意到,成都市提出在2020年建“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吴翔称,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在体制上成都亦需要形成全市域的城市管理体制。因此,双流的撤县设区也是顺应了发展需要。
吴翔认为,双流撤县并区后,有利于加强成都市的统一规划,同时承接成都市的产业和部分城市功能的转移。
事实上,根据成都“独立成市”的要求,双流的作用正是分担成都市的部分城市功能,并成为“国际航空枢纽,以临空产业为主导的卫星城”。
“独立成市”是成都市长唐良智提出的规划理念,指的是“中小城市既要与特大中心城市密切联系,但又功能完整、职住平衡、配套完善、相对独立。”
双流新征程
在并入成都后,如何利用成都的辐射能力提高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未来双流面临的问题之一。
根据双流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10年的3倍以上,城乡居民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以上。
而以新双流2010年330亿元经济规模为基数测算,2020年需突破1000亿元才能实现3倍目标;按2015年600亿元基数测算,“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需达到9%以上才能突破1000亿元。
但2014年后,受光伏产业影响,双流的GDP增速从保持23年的年均两位数增幅,在2014年回落到6.6%,2015年仅为5.5%。
因此双流在纳入成都市后,如何在成都的统一规划下发展经济,是未来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双流主要领导在讲话中称,双流面临的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不足与结构性矛盾并存,产品质量不高、企业产能过剩、生产成本增高以及房地产库存等问题客观存在,供给侧改革任务艰巨繁重。二是经济下行压力依旧较大,投资后劲不足,工业增长乏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亏损面扩大,稳增长基础还不牢固。三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临空产业聚集效应、创新驱动能力尚未有效发挥,产业转型步伐需进一步加快。
其中,如何发展产业是最大的困难。比如2015年双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123亿元,成都市另一个直管区龙泉驿区是其的1.6倍,高新区是双流的2.9倍。
双流方面认为,双流设区后将迎来新机遇,将直接带来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经济形态、城市功能配套、城市管理服务等深刻变化,并将加快实现双流城市由县域形态向现代都市深刻转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