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9
夜幕降临,首都机场比起白天更加流光溢彩,光芒四射的航站楼、华灯初上的专机楼、活泼明亮的助航灯光……精彩纷呈的背后是首都机场动力能源公司供电专业卫士们一如既往的辛劳付出,王劲松正是其中的一员。今年是他践行安全服务承诺的第30个年头。
做用户的“好卫士”
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运行中,各配套设施也纷纷建成运行。首都机场供电网络由3座总降压站扩大到了176座10千伏用户变电站供电的规模。伴随着规模的扩大,用户对于供电安全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航站楼内安检机、航班显示屏、行李、步梯等末端关键设备,对电压波动的敏感程度更是达到了毫秒级,这对供电设备和人员都是巨大的挑战。然而,由于外界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机场电网电压暂降无法从根本上治理。在面对不可抗力和用户需求的双重压力时,王劲松带领着团队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了业内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全心投入到了技术攻坚上。那时候,王劲松的时间总不够用,加班加点更是常事。他一方面在总降压站安装电压暂降监测仪,变被动地承受着上游网络问题引起的电压暂降转为主动地获取电压暂降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寻访末端用户,了解现场用电设备的敏感程度,针对不同的设备在用户变电站制订不同的供电方案。王劲松正是通过一系列方案的实施,和同事们从技术上实现将电压暂降的影响范围进一步缩小,确保在发生电压暂降时,用户变电站开关不跳闸,供电设备不间断供电,成为了用户用电的“忠诚卫士”。
做设备的“好主人”
首都机场地区的电网供电设备纷繁复杂,设备投入运行年限、新旧程度也大为不同。曾经有个形象的比喻,供电设备如同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支撑起整个电网的架构,设备的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着电网的供电质量。王劲松将这个比喻牢牢地记在心里并反复研究,另辟蹊径。他将自己管控的设备设施按照不同的“健康程度”形象地分为老、中、青3代,平时他和同事们重点巡视监控老旧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隐患立即排除;同时,还时刻关注着中、青代设备,提出对运行情况良好的设备实行状态检修,既能够保证设备“身体健康”,又将多次预防性试验对设备寿命的影响减至最小。在此基础之上,王劲松还提出了“大运行”管理模式的建议,就是将电网的调度、监控、运行、检修等不同专业资源进行整合,减少了电网风险,降低了隐患的发生率,减小了电能损耗,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此外,王劲松还依据现有的设备情况整合了人员,有力地保障了首都机场运行安全和经营维保服务工作的无缝隙覆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