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2日,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跻身国内2000万人次航空城市俱乐部。在即将过去的“十三五”开局之年,青岛机场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12月21日,笔者从宁夏机场公司获悉,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T3)将于12月27日正式启用。作为银川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建T3,建筑面积为8.2万平方米。
截止2016年12月20日,通辽机场完成运输起降8846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686830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1412.3吨,提前10天完成年度运输生产任务目标(旅客吞吐量目标68.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80吨)。
记者近日获悉,深圳机场在国内机场中首次引入机器人为旅客提供自助服务,并通过启用自助行李托运设备及自助登机门,实现了旅客在深圳机场的全流程自助乘机体验,获得国际航协(IATA)颁发的“便捷旅行项目”白金认证。
风一程,雨一程,风雨兼程谱新篇。12月20日,在2016年收官之际,襄阳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80万人次大关,是湖北机场集团旗下首家突破80万人次的支线机场,再创历史新高。据悉,襄阳机场目前共有9家航空公司投入运营,通航城市18个,周航班达到222架次。机场航线网络结构日趋完善,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航空区位优势突出,为鄂西北地区的重要支线机场。
在专家看来,上海大虹桥地区已拥有航空、高铁、地铁、地面交通等综合交通优势的大虹桥地区,当务之急是加速建设浦东、虹桥两大机场连接线,“十三五”期间虹桥商务区可能迎来爆发式发展。2016年12月19日,记者从“2016上海创新论坛”获悉上述内容。
12月20日,石家庄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700万人次,同比增长21.1%;保障飞机起降6.69万架次,同比增长22.3%。伴着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扎实推进的脚步,石家庄机场运输生产主要指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可不可以考虑停车场与AB区接驳”、“发挥大数据引导智能停车”……连日来,有不少热心市民为白云机场A、B到达区高峰期“治堵”提出了“专业级”的建议,也为优化机场交通投上了一票。
12月12日,民航局党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实施意见》(下称《意见》),首次在文件中明确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的分阶段目标——2016年到2019年为调整结构阶段,要完善枢纽功能,提高竞争能力;2020年到2030年为全面升级阶段,要进一步完善机场和航线网络,基本实现空域一体化,实现综合交通互联互通。
近两日,通辽机场连续遭遇冻雾天气。截止发稿时间,已造成18架次航班取消,12架次航班延误,后续天气逐渐好转,但不容乐观。
12月17日,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凤凰机场”)综合交通系统正式启用。即日起,驶往凤凰机场的公交车辆将停靠在三亚航空城北广场,团队大巴车亦可在北广场临时停放接送旅客;出租车、机场巴士将停靠在三亚航空城南广场。此外,三亚航空城还通过专用通道与机场航站楼、高铁站相连接,旅客从候机楼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上述任何区域,交通换乘十分便捷。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中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是中国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天河机场是华中地区运行直飞世界四大洲客运航线最多的机场,拥有飞往19个国家和地区的直达航线,数量位居中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