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6年12月20日,通辽机场完成运输起降8846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686830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1412.3吨,提前10天完成年度运输生产任务目标(旅客吞吐量目标68.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80吨)。
记者近日获悉,深圳机场在国内机场中首次引入机器人为旅客提供自助服务,并通过启用自助行李托运设备及自助登机门,实现了旅客在深圳机场的全流程自助乘机体验,获得国际航协(IATA)颁发的“便捷旅行项目”白金认证。
风一程,雨一程,风雨兼程谱新篇。12月20日,在2016年收官之际,襄阳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80万人次大关,是湖北机场集团旗下首家突破80万人次的支线机场,再创历史新高。据悉,襄阳机场目前共有9家航空公司投入运营,通航城市18个,周航班达到222架次。机场航线网络结构日趋完善,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航空区位优势突出,为鄂西北地区的重要支线机场。
在专家看来,上海大虹桥地区已拥有航空、高铁、地铁、地面交通等综合交通优势的大虹桥地区,当务之急是加速建设浦东、虹桥两大机场连接线,“十三五”期间虹桥商务区可能迎来爆发式发展。2016年12月19日,记者从“2016上海创新论坛”获悉上述内容。
12月20日,石家庄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700万人次,同比增长21.1%;保障飞机起降6.69万架次,同比增长22.3%。伴着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扎实推进的脚步,石家庄机场运输生产主要指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可不可以考虑停车场与AB区接驳”、“发挥大数据引导智能停车”……连日来,有不少热心市民为白云机场A、B到达区高峰期“治堵”提出了“专业级”的建议,也为优化机场交通投上了一票。
12月12日,民航局党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实施意见》(下称《意见》),首次在文件中明确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的分阶段目标——2016年到2019年为调整结构阶段,要完善枢纽功能,提高竞争能力;2020年到2030年为全面升级阶段,要进一步完善机场和航线网络,基本实现空域一体化,实现综合交通互联互通。
近两日,通辽机场连续遭遇冻雾天气。截止发稿时间,已造成18架次航班取消,12架次航班延误,后续天气逐渐好转,但不容乐观。
12月17日,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凤凰机场”)综合交通系统正式启用。即日起,驶往凤凰机场的公交车辆将停靠在三亚航空城北广场,团队大巴车亦可在北广场临时停放接送旅客;出租车、机场巴士将停靠在三亚航空城南广场。此外,三亚航空城还通过专用通道与机场航站楼、高铁站相连接,旅客从候机楼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上述任何区域,交通换乘十分便捷。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中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是中国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天河机场是华中地区运行直飞世界四大洲客运航线最多的机场,拥有飞往19个国家和地区的直达航线,数量位居中部第一。
12月15日,民航湖北监管局在襄阳机场召开襄阳机场全向信标台行业验收会议,成立验收小组对襄阳机场全向信标台项目实施行业验收, 会议在听取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情况汇报以及现场查验后,讨论同意襄阳机场全向信标台通过行业验收。
近年来,随着白云机场客流量、车流量的大幅增长,高峰期到达区交通拥堵、秩序不佳等问题倍受公众、媒体的高度关注。T2启用前,为了在秩序管理上有一个全新的改观,白云机场继综合整治、物价管理、卫生清洁、流程优化等一系列大动作后,着力对A、B到达区交通进行集中优化,找出治理这一顽疾的最佳办法。12月16日起,白云机场就“如何优化到达区地面交通”这个问题向社会问计于民,通过集思广益,努力找到在现有条件下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